2025年10月消息,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前三季度,我國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物質891項,同比增長75.7%。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48項,占比5.4%,同比增長23.1%;國家二級標準物質843項,占比94.6%,同比增長80.1%。國家標準物質批準發布數量實現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經營主體通過提升標準物質研制生產能力,逐步建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機制,成為國家標準物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從增長領域看,環境監測領域標準物質仍是國家標準物質批準發布的“中堅力量”,醫療衛生領域標準物質精準助力公共衛生監測,食品安全領域標準物質逐漸切入高端“技術賽道”。前三季度,我國批準發布環境監測領域標準物質353項,占比39.6%,同比增長100.6%,均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增長較快,但仍需“提質進階”。9月,新批準發布4項基孔肯雅熱病毒標準物質,助力疫情早期監測與識別,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批準發布的國家一級標準物質中,53.9%為食品安全領域標準物質,“嬰兒配方乳粉中維生素A、D3、E、K1成分分析標準物質”充分助力嬰幼兒食品監管和質量檢測,“羊奶中妥布特羅殘留分析標準物質”進一步助力乳制品中獸藥殘留檢測和營養成分分析。
從增長主體看,企業仍為標準物質申報“主力軍”,科研事業單位占據前沿標準物質研制生產主導地位。前三季度批準發布企業申報標準物質655項,占比73.5%,同比增長93.2%,全部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批準發布科研事業單位申報標準物質236項,占比26.5%,同比增長47.8%,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占比20.7%。從標準物質批準發布數量來看,企業在標準物質研制生產環節仍穩居主體地位,標準物質研制生產企業緊扣市場需求,為滿足產業精準測試需求作出突出貢獻。科研事業單位更加注重高端技術需求,研制生產的國家一級標準物質技術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從增長地域看,華北地區標準物質生產研制最為積極,華東地區生產研制數量占比第二、實現穩步增長,東北、西南等地區持續發力。前三季度,華北地區研制的標準物質369項,占比41.4%,同比增長140.1%,其中科研事業單位和企業生產研制標準物質數量較為均衡;華東地區研制的標準物質215項,占比24.2%,同比增長20.8%,其中99%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東北地區研制的標準物質100項,占比11.2%,同比增長163.2%,西南地區研制的標準物質81項,占比9.1%,同比增長138.2%,這兩個地區增長幅度較大,主要增長點為環境監測領域。
截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累計批準發布19349項國家標準物質,標準物質國際計量互認能力穩居國際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