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檢測主要是針對助聽器產品本身的質量和性能進行的測試,與驗配前的聽力檢查(針對用戶聽力狀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根據知識庫信息,助聽器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電聲性能檢測(核心項目)
頻率響應測試:測量助聽器對不同頻率聲音的放大能力
最大輸出測試:確定助聽器可提供的最大音量水平,防止過高音量導致聽力損傷
諧波失真測試:評估放大聲音時產生的聲音失真程度
信號噪聲比測試:測量助聽器放大清晰信號與背景噪聲的比例
助聽器增益測試:測量助聽器對聲音的放大程度
總諧波失真(THD)測試:評估聲音失真程度
二、安全性與環境適應性檢測
抗電磁干擾測試:檢測助聽器在強電磁場環境下能否正常工作
耐溫測試:測試助聽器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穩定性
耐濕測試:檢驗助聽器在高濕度環境中的運行能力
耐跌落測試:檢測助聽器結構的堅固性和耐用性
耐壓測試:測定助聽器承受壓力后的工作能力
耐磨損測試:評估助聽器日常使用中對摩擦和劃傷的抵抗能力
三、功能驗證檢測
方向性麥克風性能測試
降噪算法有效性測試
無線連接穩定性測試
電池壽命測試:檢測助聽器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續航時間
四、臨床適配檢測
真耳耦合腔差(RECD)測試:驗證助聽器實際佩戴效果
言語度指數(SII)驗證:測量語音清晰度
五、其他檢測項目
外觀檢查:檢查助聽器外表是否有瑕疵或損傷
功能測試:檢驗助聽器所有功能是否正常運作
耳墊舒適度測試:驗證耳墊設計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學
助聽器延遲測試:評估聲音從輸入到輸出的時間延遲
耐汗測試:確認助聽器抵抗人體出汗影響的能力
兼容性測試:檢測助聽器與其他聽力輔助設備的兼容性
檢測依據的標準
助聽器檢測需遵循相關執行標準,包括:
MZ/T 067-2016《骨傳導助聽器》
GB/T 14199-2010《電聲學 助聽器通用規范》
GB/T 25102.1-2010《電聲學 助聽器 第1部分:具有感應拾音線圈輸入的助聽器》
GB/T 25102.2-2010《電聲學 助聽器 第2部分:具有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助聽器》
需要注意的是,正規的助聽器檢測應由具備CMA/CNAS資質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報告需蓋有CMA印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在辦理檢測時,應根據助聽器的用途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檢測項目,不必全部檢測。
下一篇: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