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80-2008 是中國關于“電線電纜成束燃燒測試”方法的國家推薦性標準。它等同于采用國際標準 IEC 60332-3 系列,用于評估電線電纜在垂直成束狀態下抵抗火焰蔓延的能力。以下是該標準的核心內容詳解:
一、 標準目的與適用范圍
目的:評價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在特定條件下抑制火焰蔓延的能力。這是一種比單根線纜燃燒測試更為嚴苛的試驗,主要用于評估在橋架、豎井等密集敷設場合下電纜的阻燃性能。
適用范圍: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電力電纜、控制電纜和光纜(包括有保護層的無金屬光纜),用于對電纜的阻燃等級進行劃分和認證。
二、 核心測試原理
將一定長度的電纜樣品成束地安裝在垂直的梯形或鋼制箱體試驗裝置內,使用特定功率的噴燈在底部供火一定時間。試驗結束后,通過測量電纜被燒焦的距離(炭化高度)來評定其阻燃性能。
三、 關鍵測試等級分類
GB/T 18380 標準根據電纜的用途、外徑和阻燃性能要求,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對應不同的測試條件(主要是供火時間和燃料消耗量):
1.GB/T 18380.31 (A F/R類):(注:A F/R類通常指A類阻燃,具有耐火/耐火沖擊能力,但具體耐火性能需參考其他標準如GB/T 19216)
A類: 最嚴酷的試驗。試樣非金屬體積最大為 7 L/m。使用強制通風的梯形支架。供火時間40分鐘。要求炭化高度不超過距噴燈上沿2.5米。B類: 試樣非金屬體積最大為 3.5 L/m。使用梯形支架。供火時間40分鐘。要求炭化高度不超過2.5米。
C類: 試樣非金屬體積最大為 1.5 L/m。使用梯形支架。供火時間20分鐘。要求炭化高度不超過2.5米。
D類: 試樣非金屬體積最大為 0.5 L/m。使用鋼制箱體。供火時間20分鐘。要求炭化高度不超過2.5米。
2.GB/T 18380.32 (A類):
這是對A類測試的更詳細規定,與上述18380.31中的A類測試條件基本一致。
3.GB/T 18380.33 (B類):
與上述18380.31中的B類測試條件基本一致。
4.GB/T 18380.34 (C類):
與上述18380.31中的C類測試條件基本一致。
5.GB/T 18380.35 (D類):
與上述18380.31中的D類測試條件基本一致。
簡單來說,A類阻燃要求最高,依次是B類、C類,D類要求最低。
四、 主要測試裝置
1.燃燒室:一個內部尺寸為寬1000mm × 深2000mm × 高4000mm的密閉試驗箱,頂部有排煙口。
2.梯形試驗裝置:一個由不銹鋼制成的梯形支架,用于固定A、B、C類電纜試樣。
3.鋼制箱體試驗裝置:一個特定尺寸的鋼制箱體,用于固定D類小規格電纜試樣。
4.噴燈系統:包括特定尺寸的帶型噴燈,使用甲烷或丙烷等燃氣,并配有精確的流量控制系統。
5.空氣源:為燃燒提供穩定的空氣流。
五、 測試步驟簡介
1.樣品制備:根據目標阻燃等級(A/B/C/D類)計算并截取規定數量和長度的電纜樣品。
2.樣品安裝:將電纜樣品緊密地捆扎在梯形或鋼制箱體支架上,并垂直安裝在燃燒室內。
3.引燃:調整噴燈火焰和空氣流量至標準要求,在試樣底部中心規定位置進行供火。
4.供火:持續供火規定的時間(如A類40分鐘,C類20分鐘)。
5.冷卻與檢查:停止供火,待試樣冷卻后,取出并測量電纜炭化的最大高度。
六、 結果判定(合格準則)
測試結果的判定主要依據是:電纜炭化的高度不應超過噴燈底邊向上2.5米。只要炭化高度在2.5米以內,即判定該樣品通過相應等級的成束燃燒試驗。
七、 實際應用與意義
阻燃等級標識:通過GB/T 18380標準測試的電纜,通常會在其型號中標明阻燃等級,例如:ZA-YJV(阻燃A類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ZBC-VV(阻燃C類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等。
工程選型依據:該標準是建筑設計、消防驗收和電力工程中選擇電纜的重要依據。在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地鐵隧道等對消防安全要求高的場合,必須選用相應阻燃等級(如A級或B級)的電纜,以有效阻止火災沿電纜線路蔓延。
重要提示:
本標準的最新版本是 GB/T 18380.31-2022, GB/T 18380.32-2022 等(已于2023年5月1日實施),它們替代了2008版。在新項目或產品認證中,應優先參考最新的2022版標準。
此測試通常在國家級權威的檢測機構(如上海電纜研究所、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等)進行。